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|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:提振消费是长期战略
观点新闻
“促消费政策不是应急之策,不是一时之策,提振消费是长期战略。”3月24日,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“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专题研讨会”上表示,在对消费的政策保障中,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稳住楼市、股市,因为这两者是我们财富稳定以及资产负债表稳定的关键支点。
刘元春强调,要想大力提振消费,就要在财政上给予全面支持。要想全面改善消费意愿,就必须在收入分配政策,特别是工资增长机制及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上,提出一揽子计划。
“今年促消费政策中最大的一个亮点,就是将促消费与惠民生和基础性的改革相统筹、相融合。”刘元春解释称,对于一揽子提振消费的政策,不能简单理解成为应急之策,即并不是简单对冲目前消费不足的问题,以及简单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。
“这就决定了我们要优先处理消费不足的问题。同时,还要解决第二个更深层次的问题,即消费率过低以及我们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,这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要实施的战略。”刘元春指出,这个战略一方面要求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福利提升,提升消费占比;另一方面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也要求进一步扩大国内大市场、进一步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力。
刘元春认为,目前在内需不足的局面下,提振消费对于全面对冲下滑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意义非常重要。尤其是当下全球经济疲软,中国提振消费不仅有助于扩大内需,还有着全面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锚定效应。
在看重短期效果的同时,更要重视中国产业和消费能级的升级。刘元春表示,不同于消费刺激解决短期需求不足带来的消费增速下滑,要想在稳定的发展结构上得到提升,必须在深层次的收入分配体系和保障体系上进行调整和改革。
在刘元春看来,这就决定了目前推出的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是分层级和分类别的。一方面,消费政策要有以“两新”政策为主体的消费促进政策,同时也要有培育消费能力的收入政策;另一方面,还要有与未来消费结构持续增长相适配的改革政策。
“当然,在供给端也要持续打造新消费场景等。”刘元春强调,要更好地理解提振消费不是应急之策,而是固本之基,不仅是短期周期性政策,更是结构调整的战略之策。“让扩大内需的政策效应全面显现,政策保障就不应单纯就消费谈消费、就消费政策推进消费政策,而是应重视消费本身涉及的收入问题、信心问题,以及循环动能问题等。”他说道。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没有了